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多年梦想成真
11月29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蹴球男子双蹴决赛正在激烈进行中。贵州队的胡光吉和胡家卫对战云南队的张彦吉与张永福,将决定本届运动会的最后一个一等奖。比赛进行至30多分钟时,比分紧咬在96:90,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氛围。如果贵州队能顺利获取4分,便能夺下这个殊荣。此时,球场上仅有胡家卫准备踢出关键一球。他深吸一口气,抹去脸上的汗水,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反复检查赛前所绘制的战术图。暂停时间结束,贵州队决定全力以赴。胡家卫稳稳站好,将脚尖微微调整角度,一脚力量十足地将蓝球蹴出,球快速朝红球滚去。
“啪!”伴随着响亮的击球声,最终比分定格在100:92。胡家卫兴奋地冲向胡光吉,二人紧紧相拥,喜极而泣。他们共同回忆道:“这么多年的兄弟,我们终于实现梦想了!”从11月23日开始的蹴球赛事,贵州代表队的历程真可谓是令人瞩目。尽管如此,贵州的蹴球传统强项却在本届比赛中遭遇挑战。两名老将胡光吉和胡家卫拥有超过10年的参赛经验,曾多次获得全国奖项,然而,这次的首日混合双蹴小组循环赛却未能突出重围,增加了团队的压力。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贵州队员不断调整状态,胡家卫获得男子单蹴三等奖,刘虹取得女子单蹴三等奖,刘虹与韦成秀也在女子双蹴项目中摘得三等奖。而对于胡家卫和胡光吉来说,男子双蹴这一项目意义非凡。两人不仅同姓,同为贵州省黔东南的代表,更是多年来的搭档。今年,他们在比赛中的默契配合,充分展现了“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的团队精神。
从2009年两人首次在贵阳相遇以来,他们的关系逐渐从竞争对手发展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为备战2011年在贵阳举行的第九届运动会,在教练李小可的指导下,二人开始搭档参加男子双蹴。经历了13年的合作,虽然第一次搭档获得了三等奖,让他们心中留有遗憾,但其志不渝的追求使他们不断进步。
蹴球比赛规则类似台球,但以脚进行,故被称为“脚下斯诺克”。在比赛中,蓝色和红色球的运动员通过踢击得分。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球的走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考验着运动员的适应能力与战术分析能力。即使是老牌强队,在本届运动会中也时常出现“爆冷”的情况。
回顾这场决赛,胡家卫和胡光吉感慨颇深,庆幸二人能在关键时刻克服压力。比赛初期,双方势均力敌,紧张局势让人屏息以待。多年的合作默契终于在此刻展现出来,兄弟俩的配合打出了佳绩,圆了他们共同的梦想。
教练李小可对此次比赛表示非常满意,认为贵州队在整体表现上逐渐进入状态。他强调:“在未来,我们将注重挖掘年轻选手,强化队伍的整体实力,以持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如今,蹴球成为一项对年龄与体力要求不严的运动,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蹴球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更广泛地推广这项运动。在贵州,许多资深教练,如李小可,仍在大力推广蹴球项目,而胡家卫也在镇远中学成立了蹴球社团,培养后备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家卫和他在男女混合双蹴中搭档的刘虹,便是个中代表。刘虹在胡家卫的启蒙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蹴球选手,展现了“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的精神与信念。